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

    2015-11-1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陈国栋 每到春节,那些打拼在外的游子集体还乡的场面总是让人感动。当一家人围坐一起吃上热气腾腾的年夜饭,打拼的辛酸便荡然无存。团聚虽短暂,但短短几天更有尊严的生活,总如磁石般牵引着游子的脚步。 当年,群众跟着党闹革命,面对流血牺牲毫不动摇,为的就是早日得解放,让子孙后代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正是因为党员干部时时处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群众才认识到“共产党人是为他们的利益而奋斗的,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穷人的真理。”在党的组织领导下,人民群众推翻了“三座大山”,迎来了当家作主的日子。 进入新世纪,在中国梦的引领下,万众创业创新,中国日渐强盛,党又致力于兑现“先富带后富”的承诺。“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精准把脉后精准发力,阻挡人民通往幸福生活的障碍被逐渐破除。 新时期,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要围绕“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把引领群众的步子调得更合拍。 强化“地基中的钢筋”,以“优秀”加强引领。基层难,就更需要把群众中的优秀分子吸引进来,坚持待遇留人,事业留人,禁绝“与民争利”推动“为民造福”才有坚实基础。以科学考评突出实干导向,群众常说:喊一万句加油干,不如一句跟我干;一万个表态,不如干一件实事。实干出引领力,实干最有号召力。形式主义的外表再好看,群众也会望而却步。基层部署工作,干部年度考评,群众知情、群众参与便是最好的监督。谁有为,谁作秀,多听群众口碑,多看农民口袋,多察环境生态,就能心中有数。 要把执纪监督下沉到基层一线,莫让引领群众的步子跑偏。基层是国家权力的末梢,但不应成为权力监督的强弩之末。要发挥村民自治的优势,通过村民议事会、民主恳谈会等制度的落实,在权力制衡中实现用权清廉;要拓宽监督渠道,借助群众慧眼延伸监督视线,加大群众投诉举报的查处力度,及时清除扰乱基层的“害群之马”,防止基层权力跑偏。 在边远农村,留守的多是老弱贫困人员,就更需要组织的引领。要通过党的基层组织全覆盖,以及上下级组织联动,让公平正义、扶危帮困和勤劳致富在基层农村落地生根,如此,群众的脚步才更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