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路上
访英小知识:习近平推荐的10位英国文艺界大师
【学习路上按】10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英国首都伦敦,开始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英国历史文化悠久,名人辈出。在18日接受路透社采访时,习近平表示自己20年前曾经到访过英国,特别是英国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友好的人民、优美的环境令人难忘。
在不久前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全文中,习近平提到了不少英国文艺界大师级人物。他说,我出访所到之处,最陶醉的是各国各民族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英国有乔叟、弥尔顿、拜伦、雪莱、济慈、狄更斯、哈代、萧伯纳、透纳等大师。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蒙田、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等文艺巨人,发出了新时代的啼声,开启了人们的心灵。其中,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和诗人。值此习近平主席国事访问英国之际,学习路上带您重温一下习近平推荐的这10位英国文艺界大师和代表作品。
1.乔叟
杰弗雷·乔叟(约1343-1400年),英国文学之父,被公认为中世纪最伟大的诗人。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品为《坎特伯雷故事》。
2.弥尔顿
约翰·弥尔顿(1608-1674年),英国诗人、思想家。英格兰共和国时期曾出任公务员。因其史诗《失乐园》和反对书报审查制的《论出版自由》而闻名于后世。
3.拜伦
拜伦(资料图)
拜伦一生为民主、自由、民族解放的理想而斗争,他的作品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和艺术价值,他未完成的长篇诗体小说《唐璜》,是一部气势宏伟,意境开阔,艺术卓越的叙事长诗,在英国以至欧洲的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1823年初,希腊抗土斗争高涨,拜伦放下正在写作的《唐璜》,毅然前往希腊,参加希腊志士争取自由、独立的武装斗争,1824年4月19日死于希腊军中。
此外,他还著有诗集《雅典的少女》、《闲暇的时刻》、《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阿比多斯的新娘》、《异教徒》、《海盗》等。他的诗歌在欧洲和中国都有很大影响。
4.雪莱
雪莱像(资料图)
英国著名诗人、哲学家、改革家和散文作家。《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他最伟大的抒情诗剧,《我灵中之灵》常被认为是英语中最伟大的爱情诗。其举世闻名的代表作还有《西风颂》《致云雀》和《云》等。
5.济慈
济慈,杰出的英国诗作家之一,浪漫派的主要成员。济慈才华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济慈的诗篇被认为完美地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并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济慈代表作有《伊莎贝拉》《圣亚尼节前夜》《夜莺颂》《秋颂》等。
6.狄更斯
狄更斯(资料图)
1812年2月7日,狄更斯诞生。狄更斯是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他在1836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一举成名。他擅长以讽刺或谴责的笔调抨击社会的罪恶和不健全的社会制度,并以描写各种情景和人物刻画著称。其著名作品还有:《圣诞欢歌》《大卫·科波菲尔》《小杜丽》《荒凉山庄》《远大前程》《老古玩店》《双城记》《董贝父子》《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等。他于1870年6月9日逝世。
7.哈代
托马斯·哈代(1840—1928),19世纪末期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英国最杰出的乡土小说家、诗人。其代表作有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卡斯特桥市长》《无名的裘德》《远离尘嚣》等。
8.萧伯纳
萧伯纳(资料图)
萧伯纳于1856年7月26日生于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父亲是法院的一个小公务员,母亲靠教音乐谋生,由于家境贫困,萧伯纳未能读大学。未满20岁的他走上社会,在一家房地公产公司当缮写员和会计。1876年20岁的萧伯纳来到伦敦,在母亲身边,跟随母亲学习音乐的同时,想以写作为生,结果九年时间所得稿酬还不到6镑。
1884年9月,他听了美国《进步和贫困》一书作者亨利·乔治的演讲,受到启发,从此开始注意研究社会经济问题,读过马克思的《资本沦》。不久,英国改良主义的费边社成立,他加入了该社,并成为组织者之一。这一时期,他陆续写出了几部长篇小说:《业余社会主义者》《凯雪尔·拜伦的职业》《无理之结》《艺术家的爱情》等。
从1885年起,萧伯纳转向戏剧创作。吸引他走上戏剧创作道路的是著名剧作家易卜生。1888年,马克思的女儿爱琳娜还邀他参加过易卜生名剧《玩偶之家》的演出。三年后,萧伯纳写就了著名的论著《易卜生主义的精华》一书。从1892年至1949年,萧伯纳共计创作了五十一部剧本。创作于1892年的《鳏夫的房产》是他的第一部戏剧作品。
19世纪下半叶,萧伯纳的戏剧创作可分为三组:“不愉快的戏剧”(包括《鳏夫的房产》《荡子》《华伦夫人的职业》三部);“愉快的戏剧”(包括《武器与人》《康蒂姐》《风云人物》《难以预料》四部);“为清教徒写的戏剧”(包括《魔鬼的门徒》《凯撒和克莉奥佩特拉》三部)。
20世纪以后,萧伯纳的重要戏剧作品有《英国佬的另一个岛》,这部剧本是萧伯纳应爱尔兰文学剧院负责人、诗人叶芝之邀而写的,内容反映了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的呼声;《巴巴拉少校》《伤心之家》《苹果车》《真相毕露》等。
9.透纳
透纳(1775~1851年) 自画像 1798年画布、油彩 74.5×58.5公分 伦敦,泰德画廊(资料来源:新华网)
透纳生于伦敦,父亲是理发师,母亲因精神错乱死于疯人院,父子二人相依为命。他和康斯泰布尔,是英国绘画界的两大巨擘。
因为出身于贫苦的家庭,透纳不愿依赖别人的傲气性格,使他一生都在勤奋工作。他的作品出类拔萃,壮年时声誉就达到高峰,而后他的艺术愈走愈远,超越时代很多,使得艺术评论界无法理解,而大加批评。
1796年展出的《海上渔民》引起了轰动,透纳迷恋大自然惊天动地的力量,总是在瞬息万变的天气中寻找灵感。传统的风景画,总是清晰恬静,带着静物的风格。透纳却反其道而行。在《巴特米尔湖及坎伯至克罗梅克河一角》中,暴风雨的力量主宰了画面,破开的云层透出金光,勾出一道淡淡的彩虹。模糊的远景似乎消失在云雾深处,不仅景色壮阔,还给予画面向外延伸的空间感。
《议会大厦的大火》则是对1834年的实景描绘。辽阔的地平线,割开真实与倒影。那奋力飞腾的大火和水面映出的火光连成一气,近处围观的人群,在无情大火的面前显得渺小。由红色、橙色、黄色组成的烈焰那样生动,壮烈的火势,狂怒地贯穿了天与地。
《雨蒸汽和速度》则表现一种新的企图,古典的、近代的,自然风景和科学产物,和谐地共存在同一个画面。斜斜划过的铁道,拉近观看者的距离;火车在轨道上疾速奔驰,那滚动的蒸汽和斜飞的雨滴,衬托出火车的高速,几乎要冲出画面,从观看者的身边呼啸而过。
10.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资料图)
莎士比亚(1564~161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公元1564年4月23日生于英格兰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四大喜剧《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人教版教材称《皆大欢喜》)。历史剧有《亨利四世》、《亨利六世》、《理查二世》等。他还写过154首十四行诗,三或四首长诗。他是“英国戏剧之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他被称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虽然莎士比亚只用英文写作,但他却是世界著名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其剧作也在许多国家上演。
(资料来源:人民网、新华网、解放日报、中国经济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