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市长不淡定的“环保约谈”多些才好

    2015-9-1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樊霄琳 到目前为止,环保部全面推行“督政”措施也就一年时间,但全国已有2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政府主要负责人(市长)被约谈。令这20个城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感到“没面子”的不仅是城市的环境问题被公开曝光,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市长)的名字也同时被曝光。 自“史上最严环保法”实施以来,环保部对环保工作的重磅出击令公众印象深刻。此次由以往的主要督查企业转向督查政府更是为地方政府下了“最后通牒”。 环保部曝光20名被约谈市长,更是让市长们感到无形的压力,但重压下放才能促进实干,从而开启地方政府实干环保工作的动力“马达”。如此看来,环保约谈督政,市长“不淡定”是个好事儿。 环保部的督政措施,显然动了“真格”。以往的环保工作看似就是环保部门的“单打独斗”,出了问题下级环保部门少不了被问责。但解决环保问题又岂能缺少了其他部门的配合,无法做到统筹兼顾注定使下级环保部门“喊破嗓子无回应”。而此次环保部约谈市长督政,即将结束环保部门的“独角戏”——都约谈市长了,自然是全市的重大工作。别的不说,为地方政府负责人套上“环保马车”,至少抓住了问题核心:环保问题,不仅是局部问题,也是全局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同于局长的“一亩三分田”,市长可以做到统筹兼顾,科学调度,解决地方环保问题缺不了市长这个“将才”。 当然约谈只是为地方政府敲响警钟,监督落实才是其真正的意义所在。山东省临沂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术平被约谈后,表态说“保证不会再受到第二次约谈”; 百色市长周异决被约谈后说,“将亲自分管环保工作,按照环保部要求,逐一开展问题整改”。这都是环保工作所需的良性“约谈效应”,需要用后期完善的监督机制才能警钟长鸣。“约谈不空谈,环保才不难”。地方政府做出了承诺,就要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上级环保部门要的是工作成效,决不是“只打雷不下雨”半截子工作。 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发展道路问题,离开经济发展谈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离开环境保护谈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 地方政府更是不能离开环境谈发展,长远利益才是根本。环保约谈督政,明确了对象、规定了期限,让市长都“不淡定”的督政措施才能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