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败岂能受奇谈怪论所牵绊

    2015-9-1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司志锋 十八大之后,反腐败的成果有目共睹,其长远意义是任何人也抹杀不了的。但是,就在反腐败深入进行的时候,有些人对反腐败说三道四,不时冒出“官不聊生”、“反腐败斗争过头”、“影响经济发展”等奇谈怪论。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无非是反腐败触及了既得利益者,他们就抛出反腐败影响这个又不利于那个的奇谈怪论。其目的不外乎就是想通过唱衰我们正在进行的反腐败斗争,牵绊住反腐败斗争的脚步,消磨软化反腐败斗争的意志,进而保住或继续享受他们的既得利益。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前,“四风”问题树倒根在,腐败与反腐败成胶着状态,我们还没有取得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的实质性进展。古往今来,反腐败斗争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然而,人民群众痛恨腐败,反对腐败是党心民心所向。习近平曾指出:“我们坚决查处了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问题、纠正错误,勇于从严治党、捍卫党纪,善于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由此可以看出,反腐败斗争会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不会被任何人、任何言论所牵绊。 改革进入深水区,深水里潜伏的贪腐人员,抱观望态度、持侥幸心理、伪装清廉,内心抗拒前车之鉴、警示教育,自己病的不轻,还忘了吃药。如今,全国上下既“打虎”又“拍蝇”,以“零容忍”态度反对腐败。中央纪委的反腐重拳犹如深水炸弹,让这些潜伏的贪腐人员纷纷浮出水面、显出原形,看到贪腐人员成批量落马,不必见惯不惊,而是要不断看到希望,应该抱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反腐败前景满怀信心。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往往散布反腐败奇谈怪论的人,常常视纪律和规矩为儿戏,心里只有自己的“小九九”,为了个人私利不惜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因此,斩断反腐败奇谈怪论的牵绊,还必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教育党员干部始终绷紧党纪这根弦,每一名党员干部对反腐败奇谈怪论都应敢于反驳、迎头抨击,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从某种意义上讲,“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作为一个政党,腐败不除难以立本;作为一个国家,腐败不除难以立国;作为一个政府,腐败不除难以取信于民。肃清反腐败的奇谈怪论需要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始终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始终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决不姑息,决不手软,以惩治腐败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