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官帽子才能根治“红顶中介”积弊

    2015-5-2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江宇 红顶中介最近的日子很不好过——国务院减负办:重点治理“红顶中介”,斩断向企业乱收费的黑手;环保部:“红顶中介”2016年底前全部脱钩;住建部:坚决杜绝借机关简政放权搞“红顶中介”…… “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坐行业的轿子,收企业的票子”,坊间的戏谑之语,不难窥见“红顶中介”的乱象之弊。按常理而言,中介组织介于政府、社会和个人之间,理当成为独立自主、公平公正的市场监管者。然而,随着简政放权的深入推进,与政府权力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减少相伴而来的,是中介事项的有增无减,本有规范的行政收费标准沦为“一家之言”,服务乱、收费高、垄断化愈发饱受诟病。 红顶中介究竟有何通天本事,敢如此任性妄为?归根结底不过两点:一是部分中介本就与政府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政府部门行政事项的延续,改革大刀阔斧之下,中介换个“马甲”,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罢了;另一种则是在放权过程中衍生出来的腐败温床,一些部门不愿意把权力真正放下,直接成立或者指派中介结构承接下放权力,“借尸还魂”一番,不过是继续操纵审批权限谋利。 事实上,中介本无权,可一旦加上“红顶”,那就“脚踏两只船”了,一方面以“市场”之名创收盈利,另一方面又沾染权力色彩,面对企业时俨然政府之姿,面对政府时转换成企业之态。说到底,红顶中介与政府之间“剪不清理还乱”的特殊关系,皆因“权”、“利”二字。 因此,只有彻底摘除“红顶中介”的“顶戴”,还原其市场化的本来面目,简政放权红利才不会被蚕食。“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既要把权力关进制度之笼,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控制、审批、决策、分配等权限,又要敦促政府真正实现权力“放手”,把应该放还给企业、市场的权力放下放好放到位。同时,权力下放不是放而不管,要注重规范中介组织的管理监督,进一步明晰政府与中介的关系,斩断权力关系链条,明确中介的组织职责、权利义务等规定,让市场起决定作用,使中介组织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理有据,让“红顶中介”回归市场。 “路漫漫其修远兮”,改革之路总有困难荆棘,整治之途也不会一帆风顺。唯有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刮骨疗毒的魄力,啃下改革中的这块“硬骨头”,让简政与惠民同行,规范市场与规范公权并举,深入改革与反对腐败共同发力,才能使权力与中介各归各位,让简政放权真正利惠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