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审批权的核心在于转变服务模式

    2015-2-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顾一娴 新一届政府承诺将行政审批等事项再削减1/3的目标已提前完成。对于仍然保留的审批权,如何规范?昨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规范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行为改进行政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行政审批实行“一个窗口”受理,实行办理时限承诺制。(2月5日 新华网) 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作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也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成熟,取消和下放审批权限,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已经是大势所趋。在各级政府大刀阔斧的改革之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在一些地方,由于部门分散和各方面利益的制约,流程繁杂、监管部门过多等审批不规范问题仍然存在,企业和群众摸不清门、跑累了腿、说破了嘴等现象也比比皆是,“办事难”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构建服务型政府也就无从谈起。 那么,如何进一步规范审批权,化解企业和群众摸不清门、跑累了腿、说破了嘴的沉疴,更好体现服务型政府的改革要求?1月7日国务院召开2015年首次常务会议上已经确定,承担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全面实行“一个窗口”对外统一受理,不让地方、企业和群众摸不清门、跑累了腿。 由此,规范审批权的核心应当是转变服务模式,更加贴近广大企业、办事群众的需求。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简政放权改革要给政府削权,把不该有的审批事项坚决取消、下放到位;同时,对于那些确实需要保留的审批事项,还要规范流程,构建一个行政权力的法治化系统”。也就是说,要进一步规范审批程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审批行为上,想方设法在行政审批上“提速增效”——要在继续整合、优化、并联现有审批项目运行流程的基础上,全面推进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体系建设,实行“一个窗口”、“一口受理”、“限时办理”,积极创造条件推进网上审批。要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成本、最佳的服务,让企业和群众进最少的门、跑最少的路、找最少的人、讲最少的话、交最少的钱、盖最少的章,来得愉快,走得高兴! 从一个窗口到另一个窗口的距离很短,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工作的效能和态度恰恰在这“微不足道”的距离之间,“一个窗口”、“一口受理”的服务理念缩短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党群、干群众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