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局长沦为阶下囚的“一念之差”差在哪?

    2015-1-1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黎国宝 某县海洋渔业局原局长某某,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6个月。他在落马后忏悔自己是因一念之差成了权力的俘虏。(1月14日《大众日报》) 剖析当今的腐败现象,可以发现许多腐败官员“落马”后都会忏悔,反思自己走上违法犯罪的原因,其中许多贪官往往把自己的“落马”,归咎于观念上的“一念之差”。上文提及的这位贪官也不例外,因一念之差成了权力的俘虏,最终沦为阶下囚。那么,这“一念之差“差在哪呢? “一念之差“差在思想防线失守和理想信念动摇。“物必先腐而后虫生”,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政治上的坚强,取决于信念上的坚定;作风上的清廉,来源于思想上的清醒。贪官们最终走上贪腐之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蜕变。正如上文提及的这位渔业局局长在悔过时,提起自己干了一辈子工作,兢兢业业,没有功劳也该有苦劳,为什么组织部门不提拔我呢?就在这样的思想下,他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渐渐地接受了单位职工和社会上部分人的礼金,最终走向了犯罪的道路。可见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是思想意识腐化了,自律意识越来越差了,最终丧失了警惕性,抵不住诱惑,拒腐防变的堤坝逐渐溃决。 “一念之差”差在存有侥幸心理。可以说,没有哪个官员不知道为官者不能以公权谋取私利。可是,总有人以各种方式搞贪污受贿、巧取豪夺、权色交易等。诱使他们搞腐败的思想动因之一,就是侥幸心理。在纪检监察机关人员讯问腐败分子的过程中,几乎每一次都可以听到如下对话:“你知道不知道以权谋私搞腐败是违纪违法行为,不能做?”“知道。”“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去做?”“我当时想,这样的事都是私下进行的,哪那么容易被发现啊?我知道某人的贪腐比我多,可他就什么事也没有。是一种侥幸心理让我铤而走险。”殊不知,正是这种侥幸心理,放任了他们的行为,从而一发不可收拾。“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心莫贪,贪心必起祸”,这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一念之差”差在利欲熏心。老子认为,灾祸没有过于不知足的了,罪过没有过于贪得无厌的了。好名之人必为虚名所苦,重利之人必为贪利所困。过分地追逐名利,势必招来灾祸和不幸。贪欲的闸门一旦打开则不可收拾,贪得无厌会让你一步一步地走上不归路。贪婪是万恶之源。作为人民的公仆,党员领导干部绝不能利欲熏心。只有不断加强思想政治修养,努力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利益观和幸福观,时刻在心中确定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才能在约束自己、约束身边人的同时,把有限的个人利益融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一念之差”足丧生平之善,“一念之差”足以一生蒙辱,“一念之差”难掩贪欲罪责。“一念之差” 却“差”出了人生追求的迷惘,“差”出了惨重的代价,“差”出了终身的悔恨。一个人要能够真正把握住瞬间的“一念”而不成为“之差”绝不是件容易的事,要筑牢思想防线,及时校正人生航向,做到慎独、慎思、慎言、慎行。“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我们应该常思已过,时刻保持警钟长鸣,切须谨慎“一念之差”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