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行政万能方能根治“权力依赖症”

    2014-12-1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陈怡如 西部某县司法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很多时候县里的发展“顾不了那么多”,“领导一句话的事,先上车后补票,土地还没批下来,先把项目上来再说”。这些领导并不是头脑里没有法律意识,但为了政绩,以权代法的事自然就干出来了。(半月谈12月15日) 在基层,确实有围着行政权力转的现象,领导意志被放在突出的位置,踩红线、打擦边球的事情时有发生。行政权力,成为了基层干部手里的“万能钥匙”,哪儿需要就去哪儿“攻坚克难”,导致了一些基层政府患上了严重的“权力依赖症”。 部门单位,现在大都有规范的“权力清单”,把自己的职权范围列的清清楚楚。但到了基层特别是乡镇一级政府,基本不见“权力清单”踪影。什么都管、什么都需要管、什么又都未必能管好,造就了现在基层干部说累、基层政府喊苦的现象。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文明宣传、环境整治,大到大面积的拆迁征地、小到邻居纠纷,什么事都找乡镇给了基层很大的压力。上级一声令下、一纸文件,就要求动辄百分百的达到标准,落实到乡镇,却需要村村户户的做工作,积压之下,造就了基层政府钻空子、想法子、找路子、千方百计完成任务的现状。 另一方面,一些群众也习惯了行政万能。有诉求不去法院、不去部门单位,就去基层政府访一访、闹一闹,便可以通过闹怕了乡镇政府的方法换来妥协的利益。征地上访、交通肇事上访、医疗事故上访、打架斗殴上访,都找上了基层政府,有法不依、不信法治在一定程度上倒逼基层政府不得不万能。 过度的“权力依赖症”,破坏了基层的法治、加重了人治的色彩。只有自上而下彻底转变为法治思维、彻底破除行政万能才能破除“权力依赖症”。一方面,要坚决贯彻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理念。要自上而下的根据法律法规梳理地方政策、红头文件、相关规定,梳理各级单位的权力清单,凡是与法律违背、与法治精神不相符的一概作废,坚决杜绝违法的土政策、土规定。另一方面,要加强公众普法宣传。法治的社会需要知法守法懂法的公民,既需要他们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又需要他们按照法律的规定约束自己。唯有让他们相信法律才是维护他们利益的至高无上武器,才能彻底走出行政万能的“怪圈”。 在法治社会,权力依赖症是一种畸形病,这种畸形病破坏了社会的秩序、损害了政府的权威、伤害了群众的感情。唯有管住行政权力,让行政权力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才能根治权力依赖症,才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健康、有序、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