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事新闻  >  国内最新动态
手机扫码查看

    二胎想生不敢生?两会代表委员都在想办法!

    2017-3-15

    来源:海峡人才报

        
        2016年,来自全国妇联的数据称,一半以上家庭不想生育二孩。其中,北京和东部省份不想生育二孩比例最高。卫计委2015年的调查则显示,74.5%的家庭因经济负担不愿生育第二个子女,在中国家庭中,育儿成本已占到收入的50%。

        今年两会期间,“全面二孩”成为热点话题。不少代表、委员也都在为这个问题献言献策。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言人傅莹:妇女能顶半边天,法律严禁就业歧视 
        在全面推进二孩政策实施中,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服务要跟上,比如母婴和幼儿的照料,现在的服务就满足不了需要。

        所以无论从公共资源的角度还是从社会资源的角度,这方面的配置都应该尽快调整跟上需要。

        从我们国家法律法规的角度讲,我们是严禁就业歧视的,而且我们的政策上也是非常重视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副主席孟晓驷:加大对生育二孩女性劳动权益保障力度 
        一些用人单位通过各种方式使怀孕女员工感觉“待不下去”而“主动”辞职。在这样的环境下,想就业、有职业发展愿望的女性难免对生育产生顾虑。

        提议加大执法监管,消除就业性别歧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就业促进法,尽快制定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实施细则。

        住闽全国政协委员李明蓉: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
        进一步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以保障全面两孩政策实施。

        一要提高认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设省、市、县三级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儿童重大疾病救治费用保障水平。二要制定实施儿科医务人员培养计划,培养一批、转岗一批、提升一批,建立更科学的儿科考核和管理机制。三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倡导健康、文明、卫生、科学的婚育观念。实行婚姻登记、免费婚检、免费孕前健康检查“一站式”便民服务,提升婚前体检比率。四要落实人员编制,完善妇幼健康人才评价和激励保障机制,加强儿科基本技能培训。五要强化基础,夯实妇幼保健服务网底,建立以省妇幼保健院为龙头,各设区市儿童医院为骨干,县(市、区)医院、妇幼保健院儿科为成员的三级儿科医疗联合体。六要资源共享,健全完善儿童健康教育、医疗信息咨询、在线咨询和远程医疗服务体系。七要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儿童医院,满足多样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对雇佣生育期女工企业给予减税 
        据他调查,符合“二孩”生育意向的女方年龄一般处于30~40岁,这个年龄阶段也通常是女性职场上的黄金期。很多女性在有了“二孩”生育意向时,往往就变成“想生又不敢生”。
     
        他提议政府应当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监管,消除性别歧视,确保女性在生育期间可以真正享受到生育津贴。而对雇佣生育期妇女的企业则可以给予适当的减税优惠等,缓解妇女生育带来的多方压力。

        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女子学院教授孙晓梅:补贴二孩家庭,减免个人所得税 
        对生育二孩的家庭发放生育补贴,给予个人所得税减免。

        希望用这个办法来鼓励大家生育二孩,这也是她考察许多国家育儿津贴方面的政策之后提出的建议。据介绍不少国家都发放生育津贴,尤其是日本,小孩出生后政府每个月给3万日元,这个数目随着小孩年纪的增长而递减。

        对于发放生育补贴的具体数目和方式,应该由各个地区制定自己的政策。根据财政等实际情况,选择按月、按年或按季度等发放形式。 二孩补贴可以借鉴给老人发放津贴的方式,孩子应该比老人多一些,起码应该够奶粉钱。补贴也可以递减,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

        全国政协委员、白求恩医院原院长侯艳宁:高龄二胎风险增加,优生优育抓源头 
        据了解我国每年有80~120万有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孩子,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这个数字也相应增长。可以建立干预出生缺陷和残疾的防控体系,实现优生优育,最好能恢复婚检。

        全面二孩放开后,70后的生育意愿更强烈,因为产妇年龄偏大出现的问题可能会多一些。比如说,有些产妇一胎是剖腹产,二胎再剖腹产,有统计表明产妇面对的风险比一胎时高。但会不会因此增加孩子的出生缺陷,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

        不管是过去“只生一个好”,还是“全面二孩”,生下健康宝宝是每个家庭的心愿。候艳宁建议参照传染病防控体系,建立干预出生缺陷和残疾的体系,从源头抓起。 站在医疗工作者的角度,她建议能恢复婚检。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委栗甲:普及基因检测技术,减少出生缺陷 
        随着二孩全面放开,不少高龄家庭也想抓住政策的尾巴生育,出生缺陷也随之增多。残疾人的来源主要是遗传,这个比例很高,我们想要铲除“残根”就要从胎儿抓起,必须把健康抓早抓实。

        社会发展到今天,我国的基因检测、筛查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可以提早预知胎儿健康情况。因此他建议普及基因检测技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减少出生缺陷引起的残疾。希望引起国家政府社会高度重视,逐年减少残疾人比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培养儿科医生,提高待遇留住人 
        孩子看病难的原因之一是儿科医生少,建议加强对儿科医生的培养,提高待遇留住人。
        “金眼科银外科,马马虎虎妇产科,千万别干小儿科。”是医生圈里调侃的话语,透露出儿科医生的尴尬现状。
    高风险、高负荷、低待遇是儿科医生的常态。建立儿科医生规范培养的长效机制;改善儿科医护的待遇,稳定现有队伍,不断吸引新的人才补充;形成信息化、链接式的儿科医疗服务网络体系。

        广东省惠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黄细花:将婴幼儿托管纳入公共服务 
        建议政府将托幼服务纳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贯彻落实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并引导和调动社会各界正确认识托幼的公共服务性质。

        在城市中,父母双方都有职业的家庭居多,这些家庭在“二孩”等婴幼儿照看方面主要依靠老人或保姆。建议政府主管责任部门应尽快在社区中设置针对0~3岁儿童的托幼机构,从而减轻女职工家庭抚养负担,促进妇女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