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事新闻  >  国内最新动态
手机扫码查看

    《战狼2》原型陈薇:巾帼少将率队武汉抗“疫”

    2020-2-12

    人物介绍

    陈薇,女,中共党员,1966年出生,浙江兰溪人;1988年浙江大学本科毕业,1991年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同年4月特招入伍,1998年军事医学科学院博士毕业;现任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青联常委、全国妇联执委,中国首席生化武器防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总体组专家。

    201911月,陈薇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薇是军人,49岁晋升少将,所赖无他,正是“战绩”。

    人物故事

    2003年非典,包括小汤山医院在内,全国30余所SARS定点医院近14000名医护人员,使用了陈薇研发的“重组人干扰素ω喷雾剂”,结果无一例感染!

    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爆发,致死率50%90%,世卫组织及欧美多国援非队伍基本溃败。陈薇率队赴非,成功研制出抗埃博拉病毒新基因疫苗,硬是将塞拉利昂从死亡的威胁中拯救出来,被誉为“埃博拉终结者”。

    2017年暑期档,吴京以陈薇援非事迹为原型,在电影《战狼2》中,创作了不顾安危保护病毒疫苗的Doctor Chen这个人物,票房口碑创纪录。

    2020126日,因肺炎疫情紧急,54岁的陈薇刚过完大年初一,便临危受命,率队进驻抗“疫”一线。

    在武汉,陈薇团队应用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盒,配合核酸全自动提取技术,加上紧急展开的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很快实现了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检测。

    投身军队,做卫国佑民的“生物盾牌”

    19662月,陈薇生于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县。

    陈薇从小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不但容貌秀丽,还是一名成绩优异且稳定的“学霸”。

    1984年,18岁的陈薇,几乎没有悬念地进入浙江大学化工系本科就读。

    但这时的她,并没想做科学家。

    生性活泼的陈薇,虽是理科生,但是爱跳舞、读书和写作,梦想以后当一名作家。如果不出意外,她也许会成为郝景芳那样,有理工科背景的科幻作家。

    在浙大就读时,陈薇热衷于参加社会实践。那年浙大咖啡馆开业,招第一批女招待,她便是其中一员。

    1988年,陈薇22岁,大学毕业的她获得了浙大保送清华大学的唯一资格,顺利进入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师从丛进阳教授攻读硕士。

    读研时,陈薇不但可以轻松搞定学业,兴趣爱好也全面开花,业余生活极其丰富。

    1991年,25岁的陈薇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硕士毕业,特招入伍,选择了以纯粹的科研工作为毕生的事业。

    1991年春天,陈薇25岁,研究生毕业之前,就和深圳一家著名企业签了合同,工资不菲,公司领导层都对她的到来充满期待。

    有一天,老师让她去位于海淀太平路的军事医学科学院买一种实验试剂。她一去,就被那里的尖端课题和科研设备所吸引。

    又听说军事医学科学院是周恩来总理亲自签署命令,从全国抽调最优秀的科学家迅速成立的,她便萌发了参军,到军事医学科学院做科研的想法。

    深圳那边却不答应,没办法,最后请她的导师出面,才终于“摆平”。25岁的陈薇如愿以偿,特招入伍,硕士毕业后进了军事医学科学院。

    1998年,32岁的陈薇从军事医学科学院博士毕业。同年,她成为一位母亲,但只休了一个月产假,就回到了实验室。

    陈薇的研究对象很恐怖,包括鼠疫、炭疽、埃博拉……以至于她的一位同事,在转业前特意劝她,少搞这些“魔鬼”课题研究,危险。

    但是,陈薇认为,任何一种致病微生物,在战时都可能成为敌人手中的武器,而在和平时期,则可能成为大规模疫情发生的罪魁祸首,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

    所以,她有责任投身其中,去研发保卫国家和庇佑人民的“生物盾牌”。

    2002年,36岁的陈薇因为成绩突出,被破格评为教授,晋升研究员,并被遴选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她比以往更加努力地带队研发、奋战,冥冥之中,为即将到来的2003年积蓄着“洪荒之力”。

    临危受命,研发“重组人ω干扰素”抗击非典

    2003年春天,非典爆发,学校停课,娱乐场所停业,全国到处人心惶惶。

    危急时刻,37岁的陈薇受命研制预防非典病毒的疫苗。她没有周末和节假日,晚上12点以后从实验室回家是常事。

    为了和疫情抢时间,陈薇带领课题组冒着生命危险,与非典病毒零距离接触,进行非典病毒的体外细胞试验,构建新的动物实验模型。

    她和同事们,不顾实验室里负压缺氧的环境给人体带来的不适,每天进去一待就是八九个小时。为了多待一会儿,进实验室前,还尽量不吃饭不喝水,使用成人尿不湿,以减少出来的次数。

    在实验最关键的时候,陈薇和组员们在实验室48小时没有合眼,终于得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结果:由于干扰素的保护,细胞在非典病毒的攻击下安然无恙。

    在随后进行的大动物与临床实验中,因为每天都要与高浓度的非典病毒零距离接触,陈薇与团队被单独隔离。

    长达100多天的时间里,陈薇的丈夫和4岁半的儿子,只有从电视节目中才能看到陈薇。

    有一次儿子看到妈妈出现在电视里,扑上去亲吻,才发现不是真的,忍不住哇哇大哭,这一幕被细心的丈夫麻一铭及时拍了下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薇在最短时间内验证了干扰素的有效性。

    2003428日,她带队研发的“重组人ω干扰素”,通过了国家食药监局的批准,获准进入临床。

    为满足急需,她组织全室人员加班加点生产,在营区外连续奋战20多个昼夜,使“重组人ω干扰素喷雾剂”的日产量,由最初的几百支很快增加到两万支。

    事后,她又亲自将2000多支喷鼻剂及时送到小汤山医院。此后,全国共有1.4万名医护人员使用了“重组人ω干扰素喷雾剂”,无一例感染。

    陈薇因此一战成名,名震学界,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14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军非典防治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2006年,40岁的陈薇当选解放军总后勤部“科技银星”。

    同年,陈薇觉察到“埃博拉离我们也许只有一个航班的距离”,开始针对这一烈性病原体展开研究,其“重组埃博拉疫苗项目”获得国家“863计划”支持。

    敬业进取,研发出世界首个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

    20085月,汶川8级地震,全国揪心。

    陈薇担任国家抗震救灾卫生防疫组组长,组织编写《震后卫生防病30问答》和《卫生防疫与心理援助知识手册》,冒着余震率队入川,战“疫”长达两月。

    后从灾区回家,立马又投身“奥运安保军队指挥小组”专家组,带队负责北京奥运会期间各场馆的核、生、化反恐防护任务,成功处置了数十起核生化疑似事件。

    此后,陈薇继续兢兢业业、开拓进取,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第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等多项殊荣。

    2011年,45岁的陈薇博导所带团队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就有32人,其中3人晋升副研究员,6名博士生还以第一负责人身份承担多项国家课题。

    2012年,陈薇登上中央电视台《小崔说事》,获著名主持人崔永元点赞。

    2014年,西非大规模爆发埃博拉疫情并迅速向外蔓延。由于这种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达50%90%,病毒潜伏期可达221天,因此被美国归类为“最高等级之生物恐怖袭击武器”,由此引发全球恐慌。

    陈薇认为疫情就是一把锁,而这个锁的密码,却在不断变化。她知道,自己从2006年就开始研究的埃博拉病毒,又发生了变异。

    为了将疫情阻挡在国门之外,陈薇不顾艰险,率队赴非,研发出世界首个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实现了中国疫苗在境外临床试验的“零突破”。

    由于中国陈薇团队的新基因疫苗推广,世卫组织2015年宣布,埃博拉病毒的传播在塞拉利昂已经终止。

    那一刻,全球为之惊叹,陈薇名扬中外。

    2015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举行晋升少将军衔仪式,49岁的陈薇,成为当天晋升的唯一一名女军官。

    2016年,因“抗埃”贡献突出,陈薇荣获“2015年度中国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同时入选的,还有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教授。

    201710月,作为全球首个获批新药的埃博拉疫苗研发者,陈薇荣获“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911月,53岁的陈薇众望所归,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为中国首席生化武器防御专家,陈薇还是全军生物武器损伤防治药物重点实验室主任,负责研制生物盾牌基因疫苗,有效阻止敌人的生物武器灭国计划。

    争分夺秒,加紧研制“新冠疫苗”

    今年大年初二,54岁的陈薇率队入汉。

    到武汉后,除了实现“新冠病毒”快速检测,陈薇非典时曾用于1.4万医护人员而无一例感染的“重组人干扰素ω喷雾剂”,也在发挥作用。

    这种喷鼻剂,能抑制RNA病毒,还能提高免疫力,但因为技术难度大,没能大规模生产,目前还只用于部分一线医护人员。

    在缺乏疫苗和特效药的当下,康复患者的血浆是临床特异性治疗最可及的资源。

    国家科技部发函之后,已有20多名康复患者同意采集血浆用于他人救急,对这些康复者,陈薇表示非常感动。

    作为阻击非典、抗击埃博拉疫情等硬仗中,表现如同开挂,总能以一己之力扭转战局的“少壮派”女科学家、女少将,陈薇在本次“武汉战疫”中,也被寄予厚望,被视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制赛跑中的“种子选手”。

    中国人口众多,疫情影响全球,目前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快马加鞭地研发疫苗,特朗普也在日前宣布,说美国将会在12周内研制出“新冠疫苗”。

    对此,陈薇的态度是:“我相信,我们国家科研人员的速度,不会亚于美国!”

    84岁的钟南山、73岁的李兰娟、54岁的陈薇、解放军医疗队、各省援鄂医疗队、湖北本地精英……全国最顶尖的医学人才,都已在武汉集结“会师”。

    多兵种、跨学科协同作战,我们离打赢“武汉战疫”的日子,不会太远了。(灼见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