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事新闻  >  国内最新动态
手机扫码查看

    钟南山:一往无前的医中勇士

    2019-12-3

    人物介绍

    钟南山,193610月生,福建厦门人,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领军人物,现任广州医科大学呼吸内科学教授、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钟南山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200710月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钟南山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他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等国际权威刊物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出版各类专著近20部;主持制定多项甲流、慢性咳嗽、慢阻肺等多种疾病诊疗指南;先后主持国家“973”863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WHO/GOLD委员会全球协作课题等重大课题十余项。

    钟南山199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03年被授予五一劳动奖章2004年获中国卫生领域最高荣誉白求恩奖章2009年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6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2017年获美国胸科学会呼吸医学巨人(Giant殊荣,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

    2019925日,钟南山被评选为全国最美奋斗者

     

    人物故事

    在钟南山的心中,病人始终处于第一位。

    从医数十年,不论冬夏,钟南山都会把听诊器捂热了,再放到病人身上听诊。一些外地病人过来看门诊,钟南山会关心地问:有没有亲戚在这边?有没有地方住?

    刻苦钻研实现医生梦

    钟南山的父亲钟世藩,是我国著名儿科专家,钟南山从小耳闻目睹父亲和其他医生对病人的态度及做法,受家庭环境的熏陶,成就了钟南山的职业理想。钟南山说:我觉得当医生能给别人解决问题,会得到社会的尊重,有很强的满足感。

    1955年,钟南山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196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1971年,钟南山到广州第四人民医院(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成为一名医生。

    到医院工作不久,钟南山将一位咳出黑红色血的病人误诊为结核病,次日发现是消化道呕血,病人险些丢了性命。这件事刺激了钟南山,他开始付出从未有过的努力,跟着大夫余真学习,晚上回家还继续研究功课。

    余真后来回忆:(钟南山)不过两三个月,原先粗壮黑实的运动员体格,减了不止一个码;原先圆头满腮、双目炯炯发光、笑口常开的小伙子,变得高颧深目面容严肃,走路也在思考问题;原先紧绷在身上的白大褂,竟然显得宽松飘逸。外人甚至向她打探钟南山是否健康出了问题。8个月后,其他医生评价钟南山:顶得上一个主治医生啦。

    1978年,第一届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钟南山作为广东代表参会。他与副教授侯恕合写的论文《中西医结合分型诊断和治疗慢性气管炎》,被评为国家科委全国科学大会成果一等奖,也因此获得赴英国爱丁堡大学深造的机会。

    在英国求学期间,钟南山对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研究取得6项重要成果,完成7篇学术论文,其中有4项分别在英国医学研究学会、麻醉学会及糖尿病学会会议上发表。回国前,爱丁堡大学极力挽留他,但钟南山说: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不仅出自血浓于水的感情,更源自对祖国深厚文明底蕴的理解和骄傲。

    19811118日,钟南山从伦敦飞回祖国。

    在我学术生涯中,曾经与许多国家的学者合作过,但我坦率地说,从来未遇见一位学者,像钟医生这样勤奋,合作得这样好,这样卓有成效。”——钟南山在英国爱丁堡大学深造归国时,其导师弗兰里教授写给中国驻英大使馆的信。

    “非典”时期挺身而出

    2003年的非典疫情,让举国谈非典色变的同时,也记住了钟南山这个名字。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钟南山态度很明确:病人的生命重于一切。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挺身而出的钟南山,忘了其时自己已年近古稀。他主动请缨:“把最危重的‘非典’病人集中收治到我们这里!”

    他不顾生命危险应对灾难,夜以继日地工作,曾连续38个小时没合眼,由于过度疲劳,累倒在工作岗位上。 

    在“非典”病因不明、疫情肆虐的情况下,他临危不惧,以客观事实和临床经验为依据,不赞同“衣原体是病因”的观点,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真理,最终证实“非典”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

    通过精心制定治疗方案,挽救了很多病人的生命,最终使广东成为全球“非典”病人治愈率最高、死亡率最低的地区之一。

    通过“非典”事件,他建言献策推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积极倡导与国际卫生组织合作,主持制定了我国“非典”等急性传染病诊治指南,最早制定出《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探索出“三早三合理”的治疗方案,在全世界率先形成一套富有明显疗效的防治经验。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这对全世界抗击非典型肺炎具有指导意义,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多年来,钟南山坚守在抗击疫情第一线,主动承担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代言人的角色,在雾霾治理、室内空气污染、甲型流感防控等公共事件中继续敢于发声、传递真知、稳定人心。

    2009914日,他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201812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钟南山“改革先锋”称号;同时,钟南山获评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者”。

    “顶天立地”搞科研

    未来,我的工作关注点在慢性病上。钟南山说,在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成为第四大致死疾病。据推算,大约95%的慢阻肺患者属于早期,没有症状或只有轻微的症状;绝大部分都没检查过或看过医生,直到有明显症状时才去看医生,但此时已是慢阻肺中晚期患者,肺功能降低了50%以上,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2009年,在罗马举行的国际慢阻肺大会上,钟南山提出:能不能像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那样,对慢阻肺进行早期干预?这一想法引发共鸣。2017年,钟南山团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研究成果,提出慢阻肺早期防治的新理念。

    与此同时,钟南山发现,中医药和中国传统医学在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比如,玉屏风颗粒可显著减少中重度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的风险;又比如,打太极拳对改善慢阻肺患者功能状态方面的效果与传统肺康复锻炼相当。

    此外,血必净注射液可显著改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严重程度指数,降低死亡率,减少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和ICU住院时长。该项研究论文已于今年63日在线发表于《重症医学》杂志。

    他常说:科研既要顶天,也要立地。‘顶天’就是抓住国际前沿、国家急需项目,‘立地’就是要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顶天’的研究不能‘立地’,不能缓解患者的痛苦,意义就会打折扣。

    问及心愿,钟南山又说起自己的三个追求:第一是促进呼吸中心全方位建成;第二个,我研究了26年的抗癌药,现在已经走过大半路程,希望搞定;第三个,我希望把慢阻肺的早诊早治形成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治疗思想。

    耄耋之年奋斗不止

    光看外表,您绝对想不到,钟南山先生今年83岁。对此,他开玩笑自诩是“80

    耄耋之年仍坚守一线,可见他对医疗事业的热爱与赤诚。每周四下午,他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出门诊,经常干到晚上7点多;每周三上午,他会出现在病房,带着学生查房、会诊,常常忙到中午12点多……此外,他还继续科研、出差开会,马不停蹄。雷打不动的是,他坚持每周锻炼3次以上,每次锻炼约1小时,运动对我保持身体健康起到了关键作用,自己身体不行,何谈治病救人?

    有时候,钟南山不得不承认自己老了。“非典”以后,他的身体出了不少状况:2004年得了心肌梗塞,做手术装了支架;2007年出现心房纤颤,逼得他告别篮球场;2008年得了甲状腺炎,短短两个月瘦了5公斤;2009年又做了鼻窦手术……挺过来以后,钟南山又会说:我觉得,我还能干!

    至于传承衣钵的年轻人,他坦言:年轻人有理想,更要有梦想;有要求,更要有追求;有志气,更要能争气;有热情,更要有激情。要知道,病人的信任是医生最大的动力,病人的康复是对医生最大的鼓励。(综合文汇报、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