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事新闻  >  国内最新动态
手机扫码查看

    王乃彦:永不停歇,从未离开科研一线

    2019-4-3




        王乃彦,福建福州人,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核学会理事长,核工业研究生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乃彦参加建立了我国第一台在原子反应堆上的中子飞行时间谱仪,测得第一批中子核数据;在国际上对Yb和Tb同位素的中子共振结构的研究作出了贡献;建立和领导开展了核武器试验中物理测试的许多课题,为核武器的设计、试验、改进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在我国开辟并发展了粒子束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同时创建了相应的研究室。


        日子再艰难也要念书  天道酬勤考上北大


        1935年,王乃彦出生于福建福州,兄妹4个,他排行老三。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是王乃彦的父亲克勤克俭,在子女读书上绝不吝惜,父亲对他说,再艰难的日子也得念书。


        王乃彦初中就读于福州三中,高中就读于福州一中。当时,高中用的英语课本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原版英语教科书,价格比较贵,王乃彦的父亲那时失业,家里日子过得很艰难,买书成为这个家庭做不到的事情。他清晰地记得,父亲想办法从别人那里借来了英语课本,将其中要上的课,用笔把单词一个一个抄下来,而王乃彦就拿着这本手抄本去上课。


        高中时,学校通知身为团干部的他去福州郊区参加土改工作。之后的1年零2个月里,王乃彦以最小的年龄和最出色的工作赢得了当时非常缺乏年轻知识人才的福州市委的青睐,他们希望他能够去市委工作。经过深思熟虑,王乃彦还是决定回到学校继续学业。


        回到学校,已经是高二学年下半学期。怎样能跟上进度,这对1年多没上课的王乃彦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为此,他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王乃彦说:“那时,我就读的福州一中常常白天上课,晚上开会,很难保证足够时间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于是,老师就让大家挑着做,但我通常都是从头到尾每题都做。”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高中毕业前夕,班主任把王乃彦叫到办公室,告诉他:“现在你的各科分数,与在学的同学比,都是第一名。”


        1952年,王乃彦与同班的5个同学凭借优异的成绩一起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


        一切服从国家需要  最美的时光奉献给祖国的核试验


        1955年,党中央决定建立和发展原子能事业。那一年,王乃彦正值大学三年级分专业,本来要学无线电电子学却被分配学习原子能专业,王乃彦没有任何犹豫,他说一切服从国家需要。从此,王乃彦的科学之路就与我国的核武器研制、核科学事业的发展交织重叠在一起。


        1956年大学毕业后,王乃彦被分配到原子能研究所的钱三强小组,做中子能谱学研究,钱三强是组长。


        在原子能所工作的3年中,王乃彦潜心研究,很快获得了钱三强的赏识。钱三强推荐他前往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工作学习。


        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是当年我国和苏联、波兰、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12个社会主义国家联合兴办的研究所,主要进行核科技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简称“联合所”。


        1956年秋起,中国科学院先后从全国各地选派了130多位科学家和青年赴联合所工作,他们中有王淦昌、张文裕、胡宁、朱洪元、周光召、何祚庥等。


        “第一次把我的个人材料寄到联合所,竟被退了回来,附言写的是:‘请你们派有副博士学位以上的人来。’”但在钱三强的坚持下,联合所最终同意接收王乃彦。


        1959年,年仅24岁的王乃彦,开始了长达6年的联合所工作历程,完成了多项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工作。


        钱三强去苏联开会参观王乃彦所在的实验室时,问他的室主任,王乃彦工作表现怎么样?你们满意不满意?对方专家竖起大拇指回答说:“回国后,你们就知道他的能力怎么样了。”


        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王乃彦在苏联得知消息后,非常激动。他希望回国以后能参与其中。


        1965年,王乃彦回国,来到了海拔3500多米的青海海晏县金银滩,从事核武器实验中近区物理测量工作,以便了解武器的性能并在今后得以改进。


        王乃彦他们任务的关键点是要确保找到试爆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王乃彦参加试验时大多要穿着“猪鼻子”一样的防护服去承担回收的任务,“我那时候还年轻啊,不知道搬了多少铅装”。


        15年里,从青海到四川,王乃彦领导和参加了核武器试验中极其重要的11种近区物理测试项目,对探测器系统的响应函数、测试数据的解卷积的复原处理等重要问题做了创造性研究,促进了我国核武器设计和测试技术的不断改进;对惯性约束核聚变领域的物理和技术问题做了系统研究,在高功率脉冲技术、束流物理和束靶相互作用诸方面取得在国内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在电子束泵浦氟化氪准分子激光的研究中,激光输出能量达106焦耳,能量抽取效率达国际水平;同时在大面积非箍缩型电子束泵浦技术、大孔径氟化氪激光振荡器、强流束流物理和高功率脉冲技术等方面建立了巩固的基础。


        王乃彦说:“我一生最美好的时光都奉献给了祖国的核试验,那是一段非常难忘的记忆。”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原动力  他被称为“永不停歇的发动机”


        他一天无法睡够8小时,而且没有一个周末是闲着的,各种各样的学术会议,主持着多项研究,大家称他为“永不停歇的发动机”,王乃彦乐于接受这个称号。但是,当别人称他“原子弹之父”时,他非常严肃地指正说,绝对不能这么说,一颗原子弹的成功引爆,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共同成果。


        1999年,已过花甲之年的他,当选为泛太平洋地区核理事会副理事长,更大的压力随之而来,要主持理事会工作和会议,英语无疑成了他最大的障碍。


        于是,每天早上5点至7点成了王乃彦固定的学英语时间,晚上10点至12点继续学;在车上,在飞机上,他依然听着英语……


        在王乃彦家中,桌子上摆放着20多部各式各样的收音机,打开每台都是英语节目。直到现在,他每天还花五六个小时学英语。他说,自己学英语是从“必须—兴趣—喜欢—爱”。如今他到各国出席会议,能用英文和别人自由交流、做报告。


        王乃彦的投入、亲和力以及能力,赢得了太平洋地区核理事会的认可。


        他说,一个中国人任何时候都要想着为国争光。


        为表彰他在核科技事业中的贡献和在泛太平洋地区核理事会工作时所作出的成绩,他被授予2004年度世界核科学理事会全球奖,成为第一位获得此项殊荣的中国人。


        年纪一年一年大了,但王乃彦从来没有从科研一线退下。退休以后,他并没有歇下来,而是又选择参加回馈社会的各种活动。其中,他尤为热衷青少年的科普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


        王乃彦认为,不管学文、学理、学医还是进演艺圈,首先都要爱国,也一定要学好基础知识打好人生底色。


        王乃彦反复强调,在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教育小孩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他说,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学科教育、科技教育和音体美教育,让孩子爱知识、爱劳动。如今,社会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学校教育就需要与时俱进,增加相关的教学内容。


        王乃彦的科普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每到一处都深受青少年们的欢迎和喜爱。


        学生黄永盛回忆说:“我在读研究生一年级时,王先生已经70岁高龄了。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已经是在家养老、含饴弄孙的时候,但他仍坚持在科研一线上课并指导学生,一切都亲力亲为。”


        黄永盛至今还清楚记得和王乃彦第一次见面的场景。那是2005年的一天,黄永盛骑着自行车来到王乃彦在北师大核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的办公室,找他指导本科毕业论文。


        “敲门进去一看,一个不足20平方米的小单间,布置十分简朴。王先生看到我,连声说‘请进,请进,这里简单了一点,你先坐下。’然后,就要去给我倒茶。”黄永盛说,“当时就被老院士和蔼可亲的言行所感动。”


        指导过程中,王乃彦拿出自己之前整理好的很多文献,重要的地方都做了读书笔记。“我当时就感到,王先生这种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工作精神,不正是作为学生最应该学习的吗?”黄永盛说。


        作为一位导师,王乃彦急切盼望年轻人能尽快成长,他常常教育年轻的科技工作者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科技工作者从事科研实践活动的原动力,也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力量。”


        王乃彦还随时关注世界最新科技成果,他常常将网上看到的最新研究资料打印装订成册。王乃彦始终对科研保持着很大的热情:“做科研工作很有乐趣,我从来没有离开过科研一线。”(综合自人民网、海峡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