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事新闻  >  国内最新动态
手机扫码查看

    职场失意?三招华丽转身

    2017-8-1

    来源:海峡人才报


        小布是公司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三十五岁的年纪,他晋升至高级管理职位,直接向CEO汇报工作。然而,在任两年后,虽然他帮公司赚了不少钱,可还是被老板解雇了。小布被告知,公司正向更开放、专业、全球性方向转型,他的领导风格过于凌厉,不少同事反应不符合公司的价值理念。

        像很多雄心勃勃却遭遇职场重创的经理人一样,小布先后经历了震惊、拒绝接受现实和自我怀疑的感情阶段。毕竟,他从未遭遇过类似重创,因此很难接受自己没有想象中优秀这一事实。最终,小布认识到,他不能改变公司的决定,只能选择重新振作,继续前行。

        几个月后,一家大型工业零件制造公司十分认可小布卓越的创收能力,于是招聘他担任部门负责人。该职位与之前的职位相比,相当于降了两级,但小布思考后决定接受它,愿意尝试不同的工作和领导方式,学习如何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鼓舞员工士气。三年后,小布得到回报,新公司要在上海成立分公司,请他直接担任一把手。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遭到解雇后都能再领导一家大公司,但是小布的案例很有启发意义。如果正确应对职场挫折,失败就可以成为成功的跳板。

        要想像小布一样华丽转身,就要做好这3件事:发现败因、看清方向、适时行动。

        发现败因
        许多被开除、解雇或升职无望的高管,在情绪方面的表现基本一致。起初,他们会震惊,拒绝接受现实;然后他们开始生公司或老板的气,跟上司讨价还价;接下来是舔舐自己的伤口,自问还能否赢得团队或同辈的尊重。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快速进入“接受现实”这一阶段。

        其中部分原因是因为事业有成者通常会居功自傲,一旦失败,他们往往将结果主要归咎于他人,这被称为归因偏向的一种表现形式。虽然归因偏向保护了落败者的自尊心,但并不利于其学习和成长,因为他们责备外因或公司领导,而不是检讨自己的不足。

        有些人想得到坦诚的意见反馈,却多半是向心存同情的朋友、家人或同事倾诉,这些人只会强化落败者的自我定位“你应该得到那份工作”,或者为他们打抱不平“你确实该生气”。这妨碍了他们反省自己的过失,且不会改变当初导致其职场真实原因,有可能让让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重蹈覆辙。

        职场失意后还能咸鱼翻身的人则选择了截然不同的路径。他们并没有陷入悲痛之中或不断发牢骚,而是积极探索怎样改进过去的不足,回想从前是否正确考量了实际情况并妥善应对。此外,他们还思考如果重来一次,做法会有何不同。他们也会从多个渠道(上司、同级和下属等)搜集反馈意见,并明确表示希望得到真诚建议,而不是安慰。

        比如,小布就同老板、几名下属以及一些信赖的同事多次坦诚沟通。虽然过程很痛苦,但他得知了自已出名的难相处又坏脾气的名声,这正是他职业发展受限的根源。

        看清方向
        接下来,职场人要客观思考反败为胜的可能方案,是选择本公司内另一职位,还是跳槽到一家新公司或转行。

        要想在失败中寻找机遇,就要认真审视自己及内心所求。研究表明很多人职场受挫后会选择逃避现实,有人去旅游解忧,有人则通过疯狂工作、暴饮暴食来麻痹自己,还有人拒绝与亲友探讨自己的想法和打算。尽管这些做法可以让他们情感上有所宣泄,但并不利于自我提升与转变。积极寻找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才能重振旗鼓,东山再起。

        机会通常不会从天而降,而那些刚刚折戟、正处在悲愤交织状态下的人就更难看到机遇。

        变革管理专家威廉姆·布里奇的研究表明,人们在痛苦抉择是维持现状和既定方法还是放弃眼前的一切时,承受着巨大压力。在这个过程中,建议咨询职业规划师或参加心理治疗,来确定目标并实现自我提升;也可以暂时离开岗位回学校深造,或在初创公司或非盈利组织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看能否继续发展下去。冷静一下可以让落败者在挫折中找到新思路。

        王女士之前是一家广告公司的业务经理,她与小布相反,在公司深受员工爱戴。只可惜公司改制时,她所在的事业部与其他事业部合并,她的职位被撤消,她要被降至到一个新的产品部门。刚开始王女士怨声载道,公司及其团队的老板都在她的指责之列。收到转职通告三个月后,她迎来在任的最后一天,她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与事业,又联系朋友和工作伙伴,用她的话说“并不是为了拉帮结派”,而是要征求人生未来方向的思路和建议。

        王女士反思了与友人的每一段对话,并做笔记,最后总结出所谓的“新工作3要素”,即向市场投放新产品、与客户更直接地交流、以及与喜欢并信任的同事共事。其后,王女士根据这些条件,接受了新工作。

        改变+行动
        像张女士那样,在制定几个方案后,就可以选出一个具体实施。重新定位职业方向,对职场人实现新的目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张女士的案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她的“3要素”清单帮她成功适应了新的职位——不用去见客户推销商品,她开始琢磨什么样的商品受客户欢迎,公司新产品最合适的受众是那些?渐渐地,她居然喜欢上这份不用“求人”的工作。

        相比之下,小布采取了跳槽的做法。但他利用职位变动的机会学到了如何成为更好的管理者。他明白过去让他管理低效和战略不佳的诱因。比如,过去如果下属有任何过失,他会立即揪出来批评。现在他学会与相关负责人做线下沟通,不伤害同事自尊。通过多次使用这种方法,他已经习惯成自然,能够平和地解决问题。

        对于那些想留在公司与员工并肩作战的管理者而言,他们要做出的最大改变在于转换思维模式或在心理上接受结果,这是小布进入了新公司后工作时的经验。他更清楚地知道同事如何看待自己,接受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因此对所领薪水、职位以及补贴开始感到满意。他还找到提升自己满意度和成就感的新来源,即教导下一代人才怎样赢得新商机。

        改变视角像换公司或换工作一样费心费力,如果你不能像小布一样在现任工作中找到新乐趣,那就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或更多融入家庭生活,或做志愿活动,或培养爱好,从而通过更丰富的个人生活来补偿事业上无法独占鳌头的挫败感。

        要想事业有成,韧性与适应力至关重要。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地拥有或天生就具备这些素质。因此在职场受挫后,做清晰的步骤规划就显得格外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