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事新闻  >  国内最新动态
手机扫码查看

    南平市打好人才工作“组合拳”

    2017-7-18

    来源:海峡人才报


        近年来,南平市针对人才总量小、人才结构不够合理、高层次人才匮乏等问题,围绕“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聚焦发力、靶向攻坚,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南平市人才工作的十条措施》及6份配套文件,完善人才“引育留用”政策,推动人才“第一资源”向山区集聚,向基层下沉,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南平”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


    “实”的举措补齐短板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体制机制是各项工作的源头活水,正是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南平市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健全完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运行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


        一方面,坚持党政“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实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双组长”制,即由市(县)党委书记担任第一组长,市(县)长担任组长,市(县)党委副书记担任常务副组长,市(县)党委常委、组织部长和分管副市(县)长担任副组长。同时,强化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在推进全市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统筹协调全市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保障、流动等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另一方面,把人才投入作为效益最大的战略性投资,设立市人才专项资金,全市每年统筹资金不少于2亿元,保持年增长10%以上。改进人才支持资金核拨办法,借鉴授信贷款模式,探索“先确定支持对象及支持额度,再据实给予支持”机制。今后市级人才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一般按照全省山区地市最优惠标准设计。以政府投入引领社会资本投入,成立市政府直属全资或合资的人才科技投资开发公司,以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方式搭建政府人才投入资金的融资平台,为人才科技项目提供投资和担保。


        同时,南平市还注重考核驱动,狠抓市(县)人才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各县(市、区)委组织部至少安排2名以上人才工作专职人员,将人才发展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强化对县(市、区)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评,确保人才政策落地见效。


    “活”的机制海纳百川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竞争是竞争的核心。当前,南平市正处于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打造“水美城市”、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生态文明、补齐民生短板等,都迫切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支持。


        此次制定出台的《关于加强南平市人才工作的十条措施》和6份配套文件,就是按照中央、省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部署,以及南平市第五次党代会上提出的“形成育才聚才用才政策洼地”的要求,从创新人才工作领导、管理体制和人才引进、激励、培育、保障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引育留用”全链条人才生态,重点表现在四个突出。


        首先,突出主导产业聚人才。南平市重点发展现代绿色农业、旅游、健康养生、生物制品、数字信息、先进制造、文化创意等七大产业,为促进产业、科技与人才的融合发展,对高层次产业人才在南平市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自项目建成投产之日起3年内,按照核心技术产品带动企业新增税收地方留成部分60%的标准,给予科研经费补助,每年最高补助2000万元。同时,组织开展市优秀人才选拔工作,每年遴选一批市级技能大师、制茶大师、工艺美术大师和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等特色产业优秀人才。计划5年内评选100名“创业之星”,一次性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资金支持,并提供500万元以内的项目担保、200万元以内的融资风险补偿、年100万元以内的贷款贴息。


        其次,突出重点企业聚人才。发挥用人单位引才的主体作用,实行重点企业人才工作综合补助,对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及其所培育或引进的人才,根据企业规模和人才层次,由市级人才专项经费按其实际支付的人才引进费用、薪酬待遇、住房保障、生活补助、教育培训以及平台载体建设等方面经费的60%,分别给予年最高300万-5000万元额度的集成式支持,每年重点支持20家企业,力争5年内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团队)100名以上;实施企业首席科技官岗位配额制,支持年销售收入达到5000万元以上、注重商业模式创新的科技型企业或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设立首席科技官,并按企业年度内实际支付首席科技官薪酬的60%给予50万-200万元补助,每年支持20家企业设立首席科技官,力争5年内支持100家企业设立首席科技官。


        再次,突出紧缺专业聚人才。借鉴省引进生模式,面向国内外著名高校,选拔引进一批建筑、水利、交通、规划、经济、工商管理等紧缺急需专业硕士、博士,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市管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储备人才。引进人才前2年,直接聘用为市管国有企业管理或技术岗位人员,博士、硕士分别按企业副职、中层正职安排职务、发放薪酬,并分别给予10万元、6万元补助奖励。2年后,可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意愿,正式留任国企或调任公务员相应职务。此外,对近1年内到南平企业工作,并签订3年以上聘用合同的全日制大专以上工科类毕业生,分别给予300-2000元/月的生活补贴。同时,在职称评聘上,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在企业从事本专业工作满6年、研究生学历具有硕士学位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具有博士学位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可直接申报或确认中级职称;对有突出贡献的,可通过补充渠道直接推荐申报中高级职称。


        第四,突出民生事业聚人才。立足补齐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基础人才“短板”。一方面,通过直接考核聘用的方式,着力引进一批教育、医疗卫生高层次中青年骨干人才,并给予人才房奖励和高层次人才相应待遇。另一方面,采取“面试+考核”的招聘形式,计划招聘乡镇紧缺急需专业技术人才500名,给予大专7万元、本科10万元安家补助;定向委培医学类、教育类储备人才335名。


    “优”的环境拴心留人


        “筑得良巢引凤来”。围绕人才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南平市为各类优秀人才营造工作、生活的良好环境,旨在优化服务,确保人才在南平,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创新创业。


        让人才放手创业。实行统筹调剂事业编制、高中级职称岗位比例动态调整、拓宽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渠道、市管国有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投入单独核算等措施,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搭建一批创意园区、实验室、“虚拟研究院”、科技孵化器等科研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为创业人才提供创业创新的舞台。


        让人才放心安居。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对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奖励60-120m2人才房或30万-60万元购房奖励;对新到南平基层、企业就(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购房补助、租房补贴或人才公寓。相应建立高层次人才子女入(转)学、随迁配偶就业、医疗保障等制度,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让人才放飞梦想。健全完善党委联系专家制度,及时了解并帮助解决相关问题;建立人才服务重点问题专项督查制度,对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创造过程中面临的关键共性难题,由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协调解决;加强人才服务窗口建设,推进重点科技园区、开发区设立人才服务窗口等,适应人才事业发展、追求梦想、实现价值的愿望,营造以事业愿景留人的良好环境。(记者 张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