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事新闻  >  国内最新动态
手机扫码查看

    35岁是不是职场的“生死线”?

    2020-12-9

     

    近日,武汉一家菜场工地门前突然张贴了一张新的《合作入驻须知》,要求男摊贩不能超过50岁,女摊贩不能超过45岁。一时之间,年龄问题再度引发热议,不少“35岁+”的网友虎躯一震,纷纷调侃道:再不努力,10年后连回家卖菜都没资格了。

    35岁以上可能面临无工可打的境地

    在互联网行业,35岁是一个分界线。此前有网友发帖称,华为开始集中清理34岁以上的交付工程维护人员和40岁以上的程序员。虽然随后华为官方进行了辟谣,不过此事也从侧面印证,35岁以上的互联网从业者相当具有年龄危机感。

    在企业招聘中,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除了特殊职位另作要求,大多数招聘都限定在35周岁以下。就连近6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对报考人员的年龄要求也都限定于:除当年的应届研究生(包括硕士及非在职博士生)可宽限至40周岁以下外,其他考生均要在35周岁以下。

    至于为什么不要35岁以上的,或许只能怪现在的年轻人实在太猛,不仅价格实惠,还能通宵加班。相比之下,35岁以上的上班族确实性价比要低一些,不但有家庭和孩子的牵挂,不能尽情加班,就连手上已掌握的经验和技能在威武的后浪面前,也显得没什么不可替代。

    因此很多网友感慨,35岁是职场的生死线,超过35岁没有跻身管理层,就很可能面临将来无工可打的悲惨境地。

    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表示,35岁以上的中低层管理人员,包括线下的一线操作和服务人员所面临的就业压力最大,因为当前企业的商业模式、收入来源和时长竞争方式,都使得35岁以上的“打工人”在人力资源结构中占不到优势,而且他们一旦失去工作则很难再就业。

    高端人才“35+”很吃香

    不过,年龄给劳动者带来的不仅仅是危机,也可能变成足够的经验和无可估量的人脉资源。     

    众所周知,猎头的目标往往是高学历、高职位、高价位的技术骨干或高层管理人员,而做到技术骨干或公司高层管理者,往往都需要时间的沉淀和打磨。因此,猎头们对“猎物”的年龄其实并不太在乎,反而是年龄越大,越有市场。

    每个猎头手里都有大把的企业资源,他们会根据应聘者的情况,为其推荐最合适的职位。这些高端职位有CIO、CTO、大数据总监、算法专家、金融总监、智能产品经理等。而求职者也毫不逊色,80%以上都是公司高管或总监级别的人物。与职位的高端相对应的是令人惊叹的高薪酬。

    对于35岁以上的跳槽者,他们的目标并不仅仅是更高的薪资待遇,而是更广阔的平台和发展前景。不过他们在跳槽前,也都经过深思熟虑,因为在这个年纪跳槽,试错成本要比年轻人大很多。35岁职场人的真正约束不是能力本身,而是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迫切性要比年轻人高许多。

    对于职场人而言,缓解“35岁危机”的根本路径便是保持学习习惯、发挥自身优势、积累人脉。与其恐慌,不如好好磨练技能,主动出击、以攻为守。年轻很美好,但只要你真正身怀绝技,且懂得如何提升自己的职场身价,35岁就远远谈不上英雄迟暮,更不是所谓的职场“生死线”。(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