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事新闻  >  国内最新动态
手机扫码查看

    职业教育,各国政府持续发力

    2020-11-17

     

    不同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各有特色。日本在精细化方面下足功夫,比利时既重视现代教育又保留古老传承,德国牢牢守住双元制模式,波兰多管齐下加快发展一度沉寂的职业教育……各国政府持续发力,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

     

    日本:职业培训面向所有劳动者

    走在日本各城市街头,烹饪、设计、护理等技能培训课程的广告牌随处可见。完善的职教体系为日本培育了大量高技能人才,也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日本的职业教育体系主要包括学校教育和社会培训两大类。为保障职业教育长效运行,日本设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在健全的法律推动下,七十年代,日本就基本建立了包括专门学校、高等专门学校、短期大学等在内的较完整的职教体系。

    在面向全民的职业培训方面,日本在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设立了终身职业能力开发中心等机构,各类专门学校、短期大学等也通过公开讲座、开放学校设施等形式,支持各地居民和中小企业员工的终身职业学习。对于日本大型企业员工而言,公司内部的技能培训是他们的首选。

    时至今日,日本仍在不断完善职教体系,使其日益精细化。2019年4月1日,一批“专门职业大学”在日本各地正式开学。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日本首次设立新的大学类型。专门职业大学设有四年制和二至三年制,分别对毕业生授予“学士(职业)”和“短期大学士(职业)”两种学位。学位中的“职业”标记,是为了明确该学生接受的是基于职业实践知识的综合性培养。专门职业大学要求至少配备40%的实务型教师,学生在校期间有1/3以上的课程为企业实习项目。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统计,2019年,日本全国短期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为98.6%,专门学校为96.6%,高等专门学校为99.6%,与大学生97.6%的就业率持平。日本职业教育的高就业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以职教机构日本教育财团为例,该机构旗下的职业学校中,留学生人数占学生总数的10%,来自41个国家和地区。据统计,游戏、设计、美容化妆、动漫插画等专业受到各国留学生的青睐。

     

    德国:从职教到就业无缝对接

    德国以制造业立国,有着尊重和重视技术工人的社会文化。在德国,每年只有不到半数的中学毕业生进入普通大学。对大部分人来说,接受职业教育才是首选。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以双元制为核心,由企业和学校合作,通过学徒制度共同培养职业技术人才。

    德国职业教育一般为三年制,各地的职业学校近9000家,设有超过300个专业。从木匠、厨师、清洁工到钻石打磨、钢琴制作、农产品加工等,职业教育体系涵盖了几乎所有制造业领域。

    在双元制职教体系中,德国企业发挥着主导作用。在全德各地,每月都会举办数十场学徒招聘会。学生一般先通过学徒招聘会与相关企业签订协议,一边实习一边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学生在企业实践的时间需占全部学习时间的70%。学习期间,学生的大部分学费由企业承担。根据工作量,学生还能获得一定工资。

    根据德国联邦政府今年8月公布的数据,2019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在读人数超过130万人,共有约51.3万人签订了新的学徒合同。另据2018年的统计数据,约有七成的双元制学生毕业即被实习企业留用,实现从职教到就业的无缝对接。

    发达的职业教育体系促进了德国青年的就业。据统计,德国青年失业率为6.8%,远低于欧盟16.8%的平均水平。双元制职业教育因此被誉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比利时: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并重

    比利时职业教育已有150多年的历史。1865年,该国第一所职业学校在布鲁塞尔创办。1983年,比利时政府将中等职业教育纳入义务教育。2014年,该国进一步实施教育改革,强调建立贯穿终身的职教体系,并把职业教育的管理职权下放,由地方教育部门与职业学校自行商定教学内容。

    比利时职业教育体系主要包括中等教育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成人职业培训学校等机构。学生初中毕业后,可以选择继续接受普通教育,也可以转到职业教育轨道。对于已经就职的劳动者,每年有120小时的带薪培训时间。据统计,每年约有50%的比利时中学生选择进入职业学校学习。

    比利时职业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学习精湛的专业技术,还要求他们掌握行业整体趋势和经营管理能力等,成为全面发展的技术人才。职业学校与企业联系紧密,学校对企业的研发项目给予技术支持,企业则招收合作学校的学生,让他们每周能有一天至一天半的时间进行实践。

    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就业前景。据统计,2019年,62%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应届毕业生在毕业3个月内实现就业,80%的成年职业培训者在培训结束后3个月内就业。看到职业教育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一些高校也开办了职业教育课程。例如,近年来,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继续教育学院陆续开设了259项职业培训项目,学生只要具有相关专业的中等职业教育学历就有资格申请。

    在专业职业教育体系蓬勃发展的同时,比利时家族技艺传承的传统也在继续。在比利时,家族企业占69%,其中77.4%的家族企业规模在10人以下。一些小微家族企业保留传统,通过家庭传帮带的方式,将职业技能代代传承。

     

    波兰:推动本国职业教育“复兴”

    波兰有重视职业教育的传统。上世纪三十年代,该国就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2016年,波兰通过新的教育法规,将职业教育置于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

    为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波兰政府鼓励本国中小企业积极参与职业培训教育。中小企业占波兰企业总数近90%,吸纳了约85%的劳动人口。2018年,波兰通过新的职业教育法案,支持企业和雇主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让职教体系更加贴合市场需求。

    近年来,波兰职业教育不断开辟跨国交流项目,着力培养国际化技能人才,成为吸引学生的一大特色。目前,波兰有30多所职业教育院校与国外职业院校开展联合培养项目。

    波兰推出的一系列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兴趣。据波兰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8—2019学年,近半数波兰学生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然而,目前波兰的职业教育仍以汽修、建筑、食品加工等基础技能人才培养为主。(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