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事新闻  >  国内最新动态
手机扫码查看

    传承创新 点柳成金——记“非遗”东山海柳雕继承人陈佛顺

    2020-4-14

      海柳是一种极难觅到的珍贵生物,属于珊瑚的一种。活海柳浑身是宝,用途广泛,古时曾是帝王将相的高贵玩物。以它雕成的烟具,清凉润肺;以它制成的药材,止痛降压。海柳质地坚韧耐腐,有“铁木”之称,是雕刻珍贵工艺品的上好材料。

      闽南沿海用海柳雕制成艺术品的历史悠久。1958年,在漳州东山岛官路尾村古代金石巡简司遗址附近,发掘到一座宋代古墓,从中发现有一些完好无损、用海柳雕刻的手镯、茶具等陪葬品。由此可见,海柳有着惊人的耐腐力,海柳雕工艺源远流长。

      海柳雕在漳州东山县流传有上百年的历史。东山海柳雕刻艺人善于利用海柳的形状、色泽和坚硬耐腐、材质细腻等特点,雕刻出各种精美的烟斗、手镯、茶杯、佛珠、戒指等艺术品,巧夺天工,独具迷人海韵,因而多次被选送全国工艺美展和“广交会”展销,令中外客商叹为观止,赞赏不已。

      在东山县十多位从事海柳雕刻的民间艺人中,陈佛顺是最出名的一个。他是福建著名的雕刻家,是海柳艺术雕刻、收藏的创始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东山海柳雕继承人。

      独创技法,传承出新

      沿着铜陵镇三角点的一条小巷子,七拐八弯,好不容易走到陈佛顺家里,这是一间不起眼的闽南旧平房,大厅正中间挂着一幅大大的关公画像。房子里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海柳雕刻作品和半成品。除此以外,家里很难看到几件贵点儿的家具。

      出生于1962年的陈佛顺,把所有的精力和金钱都投入到海柳雕刻上。他的工作室是一个很简陋的小房间,雕刻使用的工具也基本上是自己制造或改造出来的。一把锯经过打磨和再加工后,就成为他得心应手的雕刻刀。陈佛顺说:“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才更容易给我带来创作的灵感。”

      “雕个烟嘴一般情况下需要经过锯、取材、打坯、钻洞、雕刻和抛光等几道程序。”陈佛顺手里捏着一把雕刻刀,细心地讲着他的雕刻经验,“这就是‘陈佛顺雕刻法’,完全是自创的,别人可模仿不来,它跟木雕、艺雕、石雕都不一样。别人雕刻需要一整套的刀具,而我更喜欢单刀,可以根据海柳的造型,随心进行雕刻。”

      做海柳雕刻,构思非常重要。每一枝海柳都有它独特的外形,必须根据它的外形特征进行设计,陈师傅经常拿着一根海柳一看就是一整天,甚至还把海柳带到海边沙滩上、寺庙里,一遍遍地看,通过变换环境来激发自己的灵感。

      “构思好后,就开始雕刻,材料比较差的地方要先雕掉,留下好的。海柳的质地很硬,现在一般都借助电动刨打坯。打坯主要是打出构图来,把外皮包括里面的珊瑚虫、贝壳灯东西先处理掉。雕刻时,我用一把刀就可以代替很多种工具,比如雕龙,雕个龙的初坯,我这把刀好转弯,也可以这样抠。雕龙要显示出它的威风,不仅要雕好关键的龙头,龙的两个前腿也是相当重要,要和龙头配合得好,才有威力。”

      凭着对海柳雕刻艺术的热爱,陈佛顺刻苦学习钻研雕刻技术,开创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海柳雕刻技法,刀工与色彩的巧妙配搭,使作品更现视觉上的冲击力,对传统的海柳雕刻文化、雕刻工艺整体水平的提升以及创新题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海柳雕艺,已臻化境

      陈佛顺从小爱好艺术,他的父亲陈科是东山著名的海柳雕民间艺人。在父亲的悉心传授下,他打下了坚实的雕刻技术功底。由于对雕刻工艺有着浓厚兴趣,他曾在东山县造船厂当过技术工人。

      当时,陈佛顺家乡的渔民在台湾海峡捕鱼,经常打捞上来带着泥土的海柳树残技断桠,以为是一文不值的杂树枝,便当柴烧或随意扔掉。但对海峡两岸渊源历史关系颇有研究的陈佛顺知道,海柳树一枝一节都是宝,可以成为相当高的艺术品。

      20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一天,邻居渔民黄大伯从海上带回一节干枯的海柳残枝。陈佛顺经过观察和研究,将这一节海柳加工成精美的烟嘴。

      从此,他与“海峡神木”——海柳结下不解之缘,走上一条以东山岛海洋古生物种群海柳等为原料的烟斗、烟嘴等工艺品雕刻之路。他不断地刻苦学习钻研雕刻技术,让一枝枝小小的海柳树杆变成一件件千姿百态、惹人喜欢的工艺品。

      2009年,陈佛顺经考评获得高级技师(木雕工)职业资格。

      自1983年专职从事海柳雕创作以来,30多年的磨练,使陈佛顺的技艺突飞猛进。他善于利用海柳的奇形怪状、雅观色泽等特点潜心钻研,融合当代的审美观念和设计理念巧妙构思,以海柳的生理纹路入手雕镂出精美玲珑的工艺品,并结合红柳、赤柳、乌柳、石柳、滕柳的天然色彩,最大程度地凸显作品的庄严华丽、雍容华贵或造型奇特、清雅别致的艺术效果,使作品独具迷人海韵,深受广大海柳雕爱好者青睐。

      点柳成金,艺海惊鸿

      海柳雕刻和木雕根雕属同类,但又自有其特色。

      陈佛顺的海柳作品,首重取势,巧于取色。其刀下之作,有的状如拐杖,有的状如宝刀;有若渔舟唱晚,有若犀牛望月,有若潜龙出水,有若老树新枝;有的像婀娜少女身材玲珑浮突,有的像翩跹舞娘辗转扭腰;有南瓜丰硕,有海螺攀爬,有巨炮轰鸣,有鹿角崎岖……种种妙趣,只在于三分形似,七分神似。配合材料的种种色泽,则更是千姿万态,无限联想。有的如剑悬中天,有的如牡丹怒放,有的如半天霞光,有的如天火烧云,有的如星光灿烂,有的如火树银花,有的如枫叶漫天……这一根是写意国画,寥寥数点着墨,惊鸿一瞥,刹那芳华;那一枝是半山云气,瀑布高悬,飘渺迷蒙……意象和具象有机地相结合,他将写意派和写实派两种不同的手法水乳交融,功力已臻化境。

      “这是凤尾柳,俗称赤柳;这叫虎斑柳;这种是石柳、乌柳、藤柳,尤以红柳、赤柳为名贵。”陈佛顺引着笔者参观他花了20多年心血经营起来的海柳收藏室。如今的陈佛顺,既成了海柳的收藏家、雕刻家,还是鉴别真假海柳的行家。他对各种质地的海柳非常熟悉,什么是“活柳”“死柳”,什么是“海铁树”“海柳”,经他的手一摸、眼一看,即刻就可分辨出来。

      在他的海柳作品陈列室,“九龙戏珠”“八仙过海”“红孩儿斗龙”“吉庆有余”“弥猴摘桃”“松鼠拖葡萄”等各种造型奇特、形象生动有趣的海柳雕工艺品,令人大开眼界。一枝看上去不起眼的海柳,经过陈佛顺的巧手雕琢,变成了有生命力的艺术品,像单龙戏珠、松鼠拖葡萄、松鹤延年等这些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的雕刻作品,都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陈佛顺的海柳雕刻作品《九龙托弥勒佛》,拍卖价格高达186万元。

      “九龙戏珠”是陈佛顺的得意佳作。多年前,他花重金好不容易从当地一位孙姓老渔民手中,购买一株生长百年以上的虎斑柳,色泽黑金、质地坚韧。经过700多天的精雕细刻,他终于把这株虎斑柳雕刻成独一无二的“九龙戏珠”大烟枪。

      培育新人,发扬光大

      从艺至今,陈佛顺的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全省性工艺大师精品展奖项,被国内外收藏家收藏,并远销新加坡、泰国、日本、韩国和台、港、澳地区。2014年,海柳雕被确认为第三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陈佛顺是海柳雕传承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海柳雕的认可,海柳雕收藏市场也风生水起。陈佛顺高兴地说:“以前是咸苦苦的‘朽木’,如今也登上大雅之堂了!”

      陈佛顺在创作的同时,注重培养新人,为传承技艺、弘扬工艺美术事业作出自己的努力。

      2019年,经专家评审,“陈佛顺海柳雕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大师工作室注重以“培、练、赛”和“传、帮、带”培训过程为依托,积极发挥名师带徒的作用,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传承海柳雕技艺。此前,他带过数十名徒弟。大师工作室成立后,陈佛顺计划每年带徒3~5名,培养专业技能拔尖人才。

      “我希望能将海柳工艺品艺术发扬光大。”陈佛顺说。近年来,他将海柳雕技艺逐步传授给青年一代,并在网上开设海柳展,让海内外人士更多地了解认识这种“海峡神木”和它的艺术价值。

      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海内外海柳雕刻、收藏第一人,作为“非遗”海柳雕传承人,陈佛顺正在艺术传承的道路上铿锵前行,继续为海柳雕刻艺术发展做出新贡献。(通讯员 李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