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事新闻  >  国内最新动态
手机扫码查看

    求职体检互认还要等多久

    2017-6-13



        高校毕业季临近,有毕业生反映,在一个多月时间里,因为参加学校毕业体检和用人单位求职体检,胸透、抽血各做了3次。为了找到一份满意工作,许多求职者往往不止参加一家单位的招聘,因为体检结果不能互认,高频率体检的情况非常普遍。


        教育部门发布数据显示,今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再创历史新高,预计将达到795万人。一些高校公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则披露,去年每个毕业生平均收到的录用通知为3个左右,加上学校例行的毕业体检,每个毕业生大约要参加4次体检。这样算下来,每年求职体检的总量十分惊人。重复体检,不仅额外增加毕业生求职花费,浪费宝贵的医疗资源,许多人还担心,频繁做一些辐射大的检查项目会影响健康。


        但为什么不同用人单位之间做不到结果互认呢?对此,一些用人单位给出的理由,主要是担心求职者弄虚作假,擅自修改检查结果,而且每个单位指定的体检项目也不一样,无法采用统一的体检报告,或者应聘者自己提供的体检报告。


        用人单位严把招聘环节的各个关口,无可厚非。然而,虽说一些单位的体检要求、标准确有不同,比如部分特殊工种、岗位会在常规体检内容基础上增加体检项目或对体检指标提出更高要求,但绝大多数求职体检内容都很常规,大部分检查项目是重合的,如果能先将这部分项目互认起来,也可省下不少事。


        实际上,从2011年开始,部分省份已经出台规定解决求职者多次重复体检的问题。比如,广东深圳、东莞等地就规定,应聘人员只需持有一份相关部门认可的医疗机构体检报告,一年之内无论找几次工作都不用再做体检。这些成功经验表明,用人单位需要克服自身惰性,职能部门也要从制度层面加以推动。而且,现在求职体检报告的共享在技术上已经没有问题。


        但遗憾的是,受制于各种现实因素的羁绊,体检结果互认制度尚未大面积推开,用人单位之间画地为牢、互不认账,医院也在重复检查中坐收渔利、乐此不疲,导致今天许多高校毕业生依然要奔走于不同的体检机构之间,承受着身体和经济方面的双重压力。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为了简化劳动者求职手续,《意见》中专门提到,有条件的地区可建立入职定点体检和体检结果互认机制,尽力避免手续过于繁琐、重复体检。这从制度设计层面,为推动求职体检互认机制提供了依据,既方便求职者找工作,又节约医疗资源,这样的好政策,需要在实践中真正落实好。


        如今,全社会已经进入共享时代,过去百姓需要到派出所开具名目繁多的证明已经大为简化,相关部门以极大的决心和魄力,通过推进公共服务事项的数据开放、信息共享,从源头上避免了各类“循环证明”等现象,因而求职体检的互认,也不能“一直在路上”。


        期待更多地区能够以这次出台的规定为契机,多从百姓的角度出发,加强统筹,破除阻力,将毕业体检、资格认定体检、入职体检等体检项目尽快“合并同类项”,出台统一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体检行业标准和机构资质,逐步建立起“一份体检报告求职通行”的机制,让毕业生的求职之路走得更便利、更顺畅。(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