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人”治穷记

    2017-2-20

     

    来源:黑龙江日报

    原标题:“李铁人”治穷记

      他曾是全县最年轻的后备干部,却毅然选择了扶贫岗位,一干就是13年,如今成了最年长的正科级干部。

      13年来,他帮助县里的53个贫困村发展经济,全县贫困人口由2002年的8万人锐减到2016年底的6045人,贫困人口人均收入由2002年的580元增加到10160元。

      他就是绥滨县扶贫办主任李华林,当地老百姓深情地称他“李铁人”。

      “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运行10年来,全县村级互助资金协会已由最初2个发展到现在的41个;运行资金也由当初87.2万元猛增到4980万元。现在每年平均为贫困户办理贷款2650户——

      摸着石头过河 他让“草根银行”打样全国

      “多亏了‘草根银行’,要不咱哪能脱了贫!”绥滨县向日村66岁的刘永全深有感触,以前家里穷,想干啥没本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刘永全说的“草根银行”,就是2006年设立的“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经过十年的发展,在李华林的手里运转成了百姓心中的“草根银行”。连续两年刘永全得到了互助金的帮助,脱了贫。

      绥滨县13.5万人,其中贫困人口有6.4万,脱贫任务艰巨。2006年,绥滨成为全国互助资金试点县,这让想致富又缺资金的农民看到了希望。

      新事物的出现难免会让人们心存疑虑。“我们入股,成本收不回来咋办?”“会不会搞非法集资?”“自己的钱被村干部花了咋办?”……

      面对众多质疑的目光,作为“操刀人”李华林并没有退缩。他坚信,只要能让农民脱贫再难他也要试。

      为消除农民困惑,李华林带领县扶贫办的同事们在试点村驻村,在一个个农家院子里架起小黑板,图文并茂、简单明了地给群众答疑解惑。

      在绥滨县办事大厅,有专门的互助资金服务窗口,很专业、把关严,农民把钱放这儿放心。随着试点经验不断推广,绥滨县越来越多的农民接受了自己的“草根银行”。

      所谓互助资金,就是财政投入一定扶贫资金,与农户自有资金放在一起,由农民自己管、自己用,在协会内滚动使用。农户发展生产需要资金,可以通过协会借款,到期归还本息;不用钱的农户,年终可获得利息。

      得到农民认可,李华林开始琢磨了,农民把互助金看成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不能让农民伤心。如何让互助金健康长久运行?李华林带领他的兄弟们研究出了“四权分离”管理机制。

      在实践中,李华林总结出一套办法:互助小组资金使用权与管理权分离;互助协会资金管理权与使用权分离;政府部门监管权与管理权分离,当协会资本金少于50%时,启动退出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新机制像给互助金戴上了“紧箍”,绥滨县严格执行“五不准”制度:不准行政命令,坚持农民自愿;不准吸储,入会会员股金与扶贫资金1∶1限额;不准出村,互助金只能在村内使用;不准高息,只能用于发展生产,借款费率最高不得超过1分;不准个人或集体非法占有财政扶贫资金。

      保障资金安全,县里设立互助资金总协会,各试点村设分会,总协会及时指导、服务、监督。各村按照“组借组还,整借整还,一年一还”模式管理,村民向村小组长申请借款,然后小组向互助协会借款、还款,村组成员相互担保、共担风险。这样不仅简化了手续,也为村民“自己睁大眼睛看好自己的钱”提供了保障。

      探索扶贫新机制。在向日村和联合村,全体会员协商,利用200万元互助金集中购置种子、化肥等农资,提高了议价能力,一次性节省生产成本20万元,其他村屯看到好处纷纷效仿。

      有了互助资金,农民自办的各种“小生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些“能人”的产业逐步成长壮大起来。

      李华林深有感触地说:“贫困户脱贫需要一个过程,互助资金是依靠基层组织建立起来的,是一种长效扶贫机制和精准扶贫手段,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为造血式扶贫探索了一条新路。”

      近年来,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支持帮助下,他们把肉鹅养殖、屠宰、加工作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重大举措。2016年,全县养殖大鹅80万只,其中56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大鹅18.8万只,4个月的养殖期内,平均每户增收9000余元,带动1572人实现脱贫——

      撸起袖子干 他让“鹅”声响遍村屯

      “要想富,找对路”,绥滨是国家级贫困县,李华林深知脱贫任务任重而道远。他们举全县之力,脱贫攻关。“各炒一盘菜,凑成一桌席”,这是李华林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绥滨县土生土长的李华林深知,绥滨拥有两江一河,泡泽密布,水草丰茂,适于养鹅水面达18万亩,养鹅成为“自然性”选择;而且也有传统养鹅基础。几十年来,全县农村几乎家家养鹅,积累了丰富经验,养鹅成为“习惯性”选择;自2011年绥滨县实施“水田开发”战略以来,粮食产量纯增9亿斤,迫切需要尽快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转变农民增收方式,养鹅成为“预期性”选择。

      一只鹅雏成本为7.5元,县财政补贴4元,饲养期120天,平均成本36元,成鹅每只按7斤、每斤按8元计算,售价56元,利润20元,养鹅成为“经济性”选择;由于养鹅周期短,见效快,性价比高,能够出收入富贫困户、出利润富加工企业、出就业富企业职工、出税收富地方财政,出综合效益富民强县,因此成为农民脱贫、财政增收的主导性选择。

      经过研判,李华林大胆建言:大鹅养殖加工业“性价比高”,必须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

      有了思路,开始大手笔谋划,绥滨在全省建立了一个唯一的国有资产产业化项目,借力省三产融合资金,投资2100万元,建成了肉鹅屠宰厂,年屠宰能力200万只;投资1500万元,建成熟食加工厂,年加工能力60万只;投资1000万元,建成20个养殖基地,每年出栏大鹅至少20万只;利用畜牧发展基金建成56个小型养殖场,带动农户散养30万只。通过“龙头+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打造了大鹅孵化—养殖—屠宰—加工全产业链,正在推进以鹅毛造纸为牵动的毛皮骨血综合利用项目。

      “为使贫困村、贫困农户、加工企业在整个肉鹅产业链上都受益,我们以‘一项基金四项优惠’为核心,打出政策保障组合拳。”李华林说,一项基金,即设立300万元养殖业发展专项基金。四项优惠,即实行金融低息贴息优惠,养鹅可以申请3.6厘低息贷款或享受财政贴息政策;实施鹅雏补贴优惠,每只鹅雏财政补贴4元;实行保护价收购优惠,最低每斤7.5元;实行养殖保险优惠,政府补贴保险费一半,解决了养鹅户后顾之忧。

      鹅产业的发展壮大,让贫困农户有事可做、有业能谋、有钱可赚,切实增强了内生发展动力。家庭散户以养1000大鹅为参照,每只成鹅利润30元,年可增收3万元。连生乡望江村李君才养鹅2100只,每只8斤左右,按市场价7.5元计算,纯收入达到6万多元。基地大户以养1万只为参照,每只成鹅利润18—20元。新富乡新荣村杨善军养了1万只大鹅,成鹅每只达到7斤,市场价每斤7.5元,每只利润18元,纯收入达到18万元。

      在贫困村,每个基地投资50万元,每年3000元承包费归村集体所有。同时,屠宰加工厂达产后可提供就业岗位110个,每人每月工资2500元,在四个月生产期,人均实现纯收入1万元;全县20个养殖基地需用120个劳动力,每人每月工资2000元,人均收入达8000元。

      执着,对于李华林来说,实在是因太热爱、太用情这片土地了,他一直在思索,扶贫资金在哪、扶贫产业咋选、贫困户如何稳定脱贫、贫困帽子怎么摘——

      小官大爱 他有一颗甘于奉献的平常心

      李华林今年56岁,可谓是绥滨县年长的正科级干部。谁能想到,他曾经是全县最年轻的科级干部,可他在扶贫办一干就是13年。

      2002年,绥滨县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2004年,李华林就走马上任了,扶贫办主任,光听名字,就知道这个部门苦活累活少不了。

      上任伊始,一切都要从零做起。李华林一头扎进工作,心里装的都是扶贫和产业。好多人不理解,对他说:“一个二级局的小部门值得这么拼命干吗?再说又能干出点什么呀?”

      李华林总是笑着回答:“小官也要大做,要把小官管的事做好做大。”他最自豪的是,多少穷得叮当响的贫困村,被扶成了远近闻名的幸福村。他最得意的是,农民种水稻赚了多少钱,对亲戚都不透露,却会喜滋滋地告诉他。

      人生难两全。在李华林妻子眼里,他就像个住店的,回来就睡,吃饱就走。可妻子也理解他,他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扶贫上。

      牵挂,对于李华林来说,实在是太沉、太多了。有时,牵挂之情压得他几乎透不过气来。他牵挂什么呢?全县扶贫资金的争取、温饱项目的实施、产业开发的成败、攻坚大业的推进。

      北方的冬季,北风呼啸,寒气逼人。为给县委、政府制定“党员、干部结对扶贫”政策措施提供决策参考,李华林冒着寒峭,走进贫困村访贫问苦。这是他最心颤的时候,经常被眼前的特困户惨境惊呆了:衣衫褴褛,病卧在床,一口锅里冷冷的没有炊烟。狭、暗的里屋,冬天几乎没有一个可以取暖的设备……见此情境,作为扶贫战线的干部李华林心酸眼辣,无声的泪,涌出眼帘,流过饱经风霜的脸。每当这个时候李华林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让百老姓过上幸福的日子。

      他让农民旱改水种水稻,扶贫大鹅让农民有了额外收入,“互助金”让农民有了定心丸。如今每当他进村,“‘李扶贫’来了,俺们正念叨你呢。快来说说,俺们水稻育秧大棚育完秧后,再种点啥,不能闲着啊。”现在的农民在他的带领下也开始琢磨怎么能多挣几个钱。

      一片片稻田,如今已成为绥滨县一道特殊的风景,旱改水更让贫困户摆脱了贫困,收入提高了近一倍。为了旱田改水田,李华林走遍了全县的贫困村,教师出身的他,每走到一个村屯都有他曾经的学生在旁边陪伴,与课堂上的知识不同,曾经的学生今天的干部,同样聆听着这位师长讲述着扶贫致富的故事。

      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可是这里的人已经神清气爽,因为扶贫,李华林家喻户晓,得到了全县农民的尊重,这是他一生的财富。